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2-14 16:5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知识点二 课程的分类
分类标准 |
课程类型 |
课程的设计方式(内容属性) |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
课程的综合程度 |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
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
呈现方式和课程性质 |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
课程管理、开发主体 |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
任务 |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
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
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
【例】某中学组织学生赴红旗渠进行研学活动,组织设计了一系列研学课程。研学课程中既包括了对地理地貌、水系描述的知识,同时也包括历史背景及红旗渠精神等内容。在研学过程中,结合这些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边研边学,受益匪浅。从课程性质来看,该校的研学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地方课程
C.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题干中提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研究,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探索知识属于活动课程。故本题选C。
【练习题】
1.小学生所学习的《道德与法制》学科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游戏课程
2.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这指的是( )。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3.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国家课程
C.学科课程 D.校本课程
4.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是( )的表现形式。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隐性课程 D.考试课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根据组织方式,课程分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其中综合课程是指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优点:有利于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关照儿童的学习心理过程;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活动课程的缺点: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校本课程。所谓“校本课程”就是指学校根据教学目标所需而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包括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以及心理性隐性课程。其中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